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医学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 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护理系南丁格尔工作室联合举办医学人文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医学生成长成才领航。

2023年10月26日上午,天津市胸科医院原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培训导师、中央文明办全国健康巡讲专家卢文秋院长为同学们做了题为“修己安人 做个有文化的护理人才”的首场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振臣副院长主持。

“当下,文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层次。无论技术也好,流程再造也好,这都是可以追赶甚至后来居上的。但如果始终能够保持人文精神的活力,对医院的发展建设影响是深远的。”卢院长在讲座伊始,告诉同学们,医学人文不只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素质,是从医者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是患者以礼相待、真心相托;是医患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融。整场讲座,卢院长围绕文化、教养、觉悟等方面,运用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医学生的自我修养及专业素质如何体现在护理工作中,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卢院长谈到,文化可以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教养是一个人文化品德的修养,是一个人从小到大习得的一种规矩,是待人接物处事的一种敬重态度。他强调守时、谈吐有节、态度和蔼、语气中肯、不自傲、信守诺言、关怀他人、大度、富有同情心,都是一个人有文化、有修养的外在体现,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中,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用爱心和同情心换位思考。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卢院长的精彩报告,陈静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努力传承优秀护理文化,涵养职业精神,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职业修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护理人才。

卢院长为学生代表题字 鼓励学生
同学们纷纷表示,卢院长的报告特别精彩、“接地气”、能共鸣,并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提升自身修养,传承中华文化,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树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高尚职业道德,不断提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本领。
医学人文大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深度融合的有效实践,立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培根铸魂为核心,立足岗位,专家领航,躬耕文化素质的提升,未来还将带来更多精彩的报告,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