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天津市家医团队能力建设质控中心首场乡镇卫生院院长“话健康·话管理”交流座谈会在蓟州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天津市家医团队能力建设质控中心、蓟州区卫健委、宝坻区卫健委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基层适宜项目推广为抓手,促进家庭医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涉农区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能力,加强机构管理者交流互动,助力乡村振兴。

会议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顾问顾湲教授作主旨报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家董燕敏主任医师、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李刚处长、市卫健委中医处刘光宗副处长、蓟州区及宝坻区卫健委主管领导出席会议,质控中心主任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刘冬莹院长主持会议,蓟州区、宝坻区乡镇卫生院院长参加会议。

顾湲教授以《家医团队的医防融合式健康管理》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从医防融合理念提出讲起,系统回顾了澳、美、英等世界多国在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整合方面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医防融合工作的启示和建议。结合个人30余年从事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经验,提出在理念、职责、人员、流程、管理等八个方面实现医防融合,同时结合基层医疗具体实例进行深入解析,强化基层医疗公卫视角的培养与能力提升。

顾湲教授特别强调了以家医签约服务推进医防融合,要发挥家医服务的特色优势,从家医预防、家医管理、患者教育、临床评估等多角度推进医防融合,强调了公卫部门与信息系统对医防融合的促进作用。

顾教授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深入浅出的实践案例分享,更有有效指导基层应用实践的具体方法,内容丰富、翔实,拓展了大家医防融合概念理解的深度、广度、高度、宽度,与会人员感到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天津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李春君主任医师、四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何静春副主任医师、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疮疡及周围血管外科主任王刚副主任医师,分别从以全科思维进行体重管理、呼吸康复与呼吸慢病的管理、慢性创面修复专科医联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交流报告。三个项目贴近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疗及健康管理工作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可有效提升群众生命质量和健康素养水平,具有极强的推广意义。

人民医院李春君主任医师《用全科思维进行体重管理式健康管理窗口前移的最佳抓手》

四中心医院何静春副主任医师《同呼吸 共康复——呼吸康复与呼吸慢病的管理》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刚副主任医师《慢性创面修复专科医联体的建设——家医联动上门诊疗服务的展望》
座谈会上,来自蓟州区、宝坻区的乡镇卫生院院长结合“家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突破”问题,与参会领导和专家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针对家医政策、人员、经费、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专家报告及基层领导发言后,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李刚处长进行总结发言,代表市卫健委向与会专家表示感谢。李刚处长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医防融合,转变思路,树立全科思维;要进一步推进家医技术能力提升,整合资源,为家医队伍赋能;要进一步推进依法履约,签而有约,满足群众需求;要进一步推进家医团队建设,实现数量质量提升,逐步提高医护待遇,增强职业荣誉感。

此次会议主旨鲜明、内容丰富,会中有学习,会中有交流,与会人员感到收获颇丰,不仅开拓了视野,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市家医团队能力建设质控中心将继续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全面提升家医团队能力,发挥家医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共同守护民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