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15日,2019年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教师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会暨微课比赛在天津召开。此次大会由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旨在提升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促进护理师资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进步。
14日上午九点拉开序幕,来自全国50所职业院校的14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大会邀请了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吉文桥研究员做题为《中西医学人文视野下护理的“天使匠心”》的讲座。吉书记分别从护理的天使担当、新医改背景下的医护忧思、今天大学教育应如何为护理事业立德树人三个方面阐述,吉书记强调,当今我们关注、尊重并大力托举医护工作者,在将来,医护工作者与卫生行业必定会为我们赢得人民对健康的“图腾”!
全国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联盟专家委员会的胡野教授围绕当下卫生职教面临的矛盾与难题、卫生职教如何渗透“三个对接”、“案例教学”法等五个方面给大家做了《卫生高职践行“三个对接”的载体选择》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胡教授解读“职教二十条”新精神,开启“案例教学”新境界。
大会特别邀请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姜丽萍教授,姜教授是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担任评委,在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次讲座,姜主任围绕“信息化教学创新——由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说起”,从四个方面:赛事回顾、比赛趋势、能力思考、教学创新,进行传经送宝。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从2010年开始至今,参赛规模和赛项设置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姜主任给予详尽地解读。在比赛要求方面,姜主任谈到,大赛要求从强调技术到教学,再到如今的能力培养。
今年是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第二年,在去年平稳过渡的基础上,比赛趋势有了进一步调整,这些调整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规范运行,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比赛要求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贯彻教学标准、推进三全育人。而且比赛的容量加大,公共基础课程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专业技能课程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同时,姜主任在参赛资料、参赛团队、参赛组别和评审方式、评审指标方面也给与会教师们一一介绍。
在能力思考方面,姜主任提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党和人民满意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在教学创新方面,姜主任指出,从教学常态来看,信息化教学大赛和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在推动广大教师研究探索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传授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育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与引导作用。
在未来新的社会样态、教育样态、知识样态和学习样态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心智结构、生活方式和角色意识等,以及教师与社会、组织、学生、同行的关系,都将发生颠覆性的全新变化,教育要跟进!
一天内容精彩纷呈的讲座结束后,与会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三位专家的讲座各具特色,对个人教学能力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对提高人才的信息化素质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今后,将加强信息化教学的规范使用,努力推动高质量教学的发展!




